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等罪
最高法院(刑事),台上字,107年度,2483號
TPSM,107,台上,2483,20190711,1

1/2頁 下一頁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07年度台上字第2483號
上 訴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何祖舜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錫山


選任辯護人 方伯勳律師
      李傳侯律師
      陳憲裕律師
上 訴 人 陳亮吟


選任辯護人 吳啟玄律師
      鄭雅芳律師
      劉煌基律師
被   告 陳露生


選任辯護人 吳西源律師
      黃鈺媖律師
      倪映驊律師
參 與 人 網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蕭月妮
代 理 人 李保承


上列上訴人等因被告等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等罪案件,不服臺灣高
等法院中華民國107 年3 月29日第二審判決(106 年度金上重訴
字第19號,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05 年度偵字第2944
、8989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林錫山之事實欄貳、五部分,及陳露生之憑證更新案無罪部分,暨參與人網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均撤銷,發回臺灣高等法院。
其他上訴駁回。
理 由
甲、撤銷發回(林錫山之原判決事實欄〈下稱事實欄〉貳、五部 分,及陳露生之憑證更新案無罪暨參與人網遠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下稱網遠公司〉)部分:




一、本件原審認定上訴人即被告林錫山有如事實欄貳、五所示之 犯行明確,因而撤銷第一審之科刑判決,變更起訴法條,改 判論處其犯貪污治罪條例第5 條第1 項第3 款之公務員對於 職務上之行為收受賄賂罪刑及沒收之宣告;另撤銷第一審關 於被告陳露生於憑證更新案所涉圖利、洩密之科刑判決,改 判陳露生無罪;復說明林錫山於上開憑證更新案被訴圖利、 洩密部分,雖不能證明犯罪,惟因與其上開收受賄賂間具有 實質上一罪關係,爰不另為無罪之諭知,固非無見。二、審理事實之法院對於被告有利及不利之證據,應一律注意, 詳為調查,綜合全案證據資料,本於經驗法則以定其取捨, 並將取捨證據及得心證之理由於判決內詳為說明。故證據雖 已調查,而尚有其他部分並未調查,仍難遽為被告有利或不 利之認定;又對於證人前後所為矛盾或歧異之供述,如何本 於經驗法則判斷其證據價值及證明力,以定取捨暨所形成之 心證,均應於判決內闡析論敘,否則即屬判決不載理由,其 判決為當然違背法令。卷查:㈠、公訴意旨關於憑證更新案 以:林錫山指示陳露生洩漏招標文件內容予甲○○知悉,並 於招標需求中增列有利網遠公司之規格,使網遠公司得標本 案…陳露生復指示無犯意聯絡之田志文於民國102年11月8日 將新增「防火牆」、「網管交換器」、「類比式機架KVM 」 及增加晶片卡、Token 及伺服器硬碟數量等採購項目,完成 定稿之採購需求文件,除列印2 份送陳露生林錫山報告外 ,另加印1 份採購需求文件。陳露生收取上開招標文件後, 即與林錫山共同基於洩漏國防以外應秘密文書及圖利之犯意 聯絡,將本案招標文件交予李保承。嗣李保承即將上開文件 攜回網遠公司,與林明玉討論研議後,請託林錫山陳露生 在本案招標規範中增列「安全存取稽核及權限控管機制」等 文字,以利網遠公司得標等情(見起訴書第10、11頁),認 林錫山陳露生共同涉犯洩漏國防以外之秘密及圖利等罪嫌 。第一審認定林錫山陳露生有罪,並認本案招標文件即為 規劃採購需求(即RFP)(見第一審判決第11頁第12行、第1 2 頁第23至第27行)。原判決則以本件洩漏之招標文件為「 服務建議書徵求說明書」(Request for Proposal,下稱RF P)立論,認本件並無證據證明林錫山陳露生將RFP洩漏於 李保承。惟稽之卷內資料,本件憑證更新案係102 年11月28 日公告招標,同年12月18日辦理第一次開標(見法務部調查 局卷〈卷面載有105偵2944 南山案字樣〉第110、112頁), 如果無訛,RFP 應屬公告招標前應予保密之文件。原判決既 認定:「李保承曾自立法院取得本案之招標文件RFP ,交給 林明玉對此製作『RFP問題及說明表』,由李保承於102年11



月11日或12日交至立法院秘書長室後,再由林錫山轉交給丁 ○○研析」等情(見原判決第48頁第20至23行),又認定: 田志文「係因該份網遠公司製作之說明表所載RFP 頁碼及內 容,判斷其交給陳露生之102 年11月8日版本RFP遭人轉交給 李保承」等情(見原判決第51頁第13至14行),如果屬實, 林錫山陳露生李保承將「RFP 問題及說明表」交至立法 院秘書長室後,焉有不知RFP 已遭洩漏之理。林錫山、丁○ ○辯稱:未曾將RFP 交付予李保承等語,已非無疑;㈡、證 人田志文於兩次調詢筆錄中均證稱:102年11月8日有將最後 定稿的版本(即憑證管理系統更新案修改好的需求說明書) 拿給陳露生,送給陳露生時,看到李保承陳露生拿著採購 需求在討論等語(見103年度他字第1012號偵查卷卷㈠第8頁 反面、卷㈡第219 頁正反面),於第一審時亦為相同情節之 證言(見第一審卷卷㈤第151 頁反面)。證人李保承於調詢 筆錄中亦證稱:伊有於102年11月8日星期五在處長辦公室與 陳露生討論憑證更新案為什麼要採購OAM等語(見105年度偵 字第2994號偵查卷卷㈢第82頁正面)。徵之陳露生陳述,亦 供承102年11月8日在其辦公室與李保承見面,當時秘書長通 知其要印製2份RFP送到秘書長室,那天早上田志文印給伊, 伊就急著送去秘書長室等語(見原審卷卷㈨第124 頁反面、 第125頁正面)。如果無誤,李保承既有於102 年11月8日前 往陳露生辦公室與陳露生見面,當日田志文曾將製作的2 份 RFP送交陳露生陳露生亦將RFP送到秘書長室等情,則田志 文於調詢時證稱:「當我將需求說明書送給陳露生後,丁○ ○就拿著需求說明書跟李保承一起走去秘書長室報告,因為 陳露生當時沒有多說什麼,所以我就回我辦公室」等語是否 屬實,即非無研求之餘地。原判決未為必要之釐清及說明, 逕以:田志文於調詢時既稱交給陳露生後,就回辦公室,之 後去洗手間,陳露生就與李保承林錫山辦公室,以正常人 之行走速度,陳露生李保承應已走離該處,田志文上完洗 手間後,又怎會還看到該二人走向林錫山辦公室之場景等情 ,認田志文先後所述有實質不符之瑕疵(見原判決第51頁) ,而為有利於陳露生林錫山之認定,尚嫌速斷,併有理由 未備之違誤;㈢、陳露生否認於102年11月8日與李保承討論 該份RFP 及之後一起走向秘書長辦公室等情,並供稱:伊拿 了兩份送給秘書長辦公室主任王全忠等語(見原審卷卷㈨第 109 頁反面)。所辯是否屬實,仍可傳喚當時之秘書長辦公 室主任王全忠以明實情,且非無有調查之可能。惟稽之卷內 資料,似無傳喚王全忠之相關資料。原判決對此未為必要之 闡析論敘,亦有調查證據職責未盡之違法。




三、以上或為檢察官上訴意旨所指摘,或為本院得依職權調查之 事項,而前揭違法情形,影響事實之確定,本院無可據以為 裁判,應認原判決關於林錫山陳露生之憑證更新案部分具 有撤銷發回更審之原因。至於林錫山其他有實質上關係之事 實欄貳、五部分,基於審判不可分之原則,應併予發回。又 刑事訴訟法第455 條之27第1 項規定:「對於本案之判決提 起上訴者,其效力及於相關之沒收判決;對於沒收之判決提 起上訴者,其效力不及於本案判決。」參與人網遠公司既係 原審依職權裁定命其參與林錫山陳露生就憑證更新案之沒 收程序,檢察官對於該案無罪判決提起上訴,其效力自應及 於參與人網遠公司部分,同有撤銷發回之原因。乙、上訴違背法律上程式(林錫山之事實欄貳、一至四、六至八 及參、肆;丙○○之事實欄肆、一)部分:
壹、按刑事訴訟法第377 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 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 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如果上訴理由書狀並未 依據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不適用何種法則或如何 適用不當,或所指摘原判決違法情事,顯與法律規定得為第 三審上訴理由之違法情形,不相適合時,均應認其上訴為違 背法律上之程式,予以駁回。
貳、上訴人林錫山、丙○○及檢察官上訴意旨略稱:一、林錫山部分:(一)原判決於理由說明:「非供述證據,並 無證據證明係公務員違背法定程式所取得,亦無刑事訴訟法 第159 條之4 顯有不可信之情況與不得作為證據之情形,且 經本院於審判期日依法進行調查、辯論…有證據能力」等語 ,原判決就非供述證據部分,亦適用傳聞法則之例外以判斷 其證據能力之有無,適用證據法則不當;(二)原判決先認 定證人即同案被告李保承於調查局之證述,對於林錫山所涉 犯罪事實並無證據能力,然就對價關係之認定,又援引甲○ ○於調查局之筆錄,於理由說明:李保承於調詢中坦承付錢 目的是為了持續能在立法院得標採購案做生意等語,為不利 林錫山之論斷,就李保承在調查局所為證述有無證據能力之 論述,前後矛盾,亦與證據法則有違;(三)原判決於理由 中援引李保承與丙○○104 年1 月7 日、李保承蕭月如10 4 年1 月7 日、李保承林明玉104 年1 月8 日、李保承蕭月如104 年9 月11日、李保承與丙○○104 年9 月4 日、 104 年9 月10日、11日之通訊監察譯文,無任何法院核發之 通訊監察書可憑,且該等譯文表均未記載製作日期,亦未經 製作人簽名,與法律規定之程式有違。原判決未於理由中說 明該等通訊監察執行之合法依據,就前揭通訊監察譯文證據



能力之論述,亦與卷存資料不相符合,則原判決逕採上揭通 訊監察之結果,而為不利林錫山之認定,有證據調查未盡併 理由不備、理由矛盾之違法;(四)李保承第一審證稱其係 自104 年起才開始有請託林錫山協助網遠公司推動採購建議 案等語,其交付金錢予林錫山之目的,與其冀求林錫山協助 網遠公司推動採購建議案無涉。原判決除林錫山自白外,未 調查補強證據,逕認李保承於原判決附表(下稱附表)一編 號1至編號6 所示時、地各交付新臺幣(下同)300萬元予乙 ○○之目的,係請託林錫山協助網遠公司推動採購建議案, 有應調查未調查之違法;(五)原判決於理由中援引林錫山 於調詢及偵訊時中供稱,說明李保承林錫山行收賄之目的 ,與林錫山身為立法院秘書長可核定採購案之職務權限具有 對價關係,認定林錫山於調詢及偵訊所陳,係李保承希望推 動採購建議案而主動向其行賄乙情,惟又以:李保承在 100 年間未向林錫山行賄之情形下,即可順利標得9 個標案,其 有何必要於101年初主動向林錫山行賄?況林錫山坦承104年 間即犯罪事實貳、七、八部分均係其主動向李保承索賄,可 徵其等之模式應如李保承於偵查及原審所述,乃係林錫山主 動索賄,合乎情理,應堪採信等語,認定李保承並非主動行 賄而係林錫山主動索賄,就前揭林錫山供述之證據證明力, 為前後歧異之取捨,採證於法有違;(六)原判決先認定甲 ○○第一次交付現金300萬元予林錫山之時間,係101 年1月 16日後之一星期內;然理由中說明李保承於101年1月16日交 付賄款,有判決理由矛盾之違法。附表一僅記載各次收賄之 金額,未另外依貪污治罪條例第10條依林錫山所使用之人頭 帳戶取得來源可疑財產之時間分別認定,並視為每一個不違 背職務收賄罪之犯罪所得,亦有判決不適用法則之違誤;( 七)原判決事實欄貳、八部分之理由中所引林錫山李保承 之供述內容,以及蕭月如、戊○○、林明玉於偵查及第一審 之證述內容,均無林錫山於104年8月18日、21日及24日與甲 ○○之會面中,向李保承索取現金300 萬元之相關內容,原 判決所引用之證據資料,其內容亦非李保承蕭月如、戊○ ○、林明玉等人之筆錄。是原判決所記載證據與卷內證據不 符,採證違法;(八)檢察官於偵查中僅就林錫山等人及鼎 豐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鼎豐公司)、鼎嘉國際企業 有限公司(下稱鼎嘉公司)持有昕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昕琦公司)股票之資金來源訊問林錫山,並命林錫山就該 等可疑財產提出說明,原判決卻以前開偵訊筆錄認定檢察官 於偵查中已就本件2億4,078萬6,920 元之來源可疑財產,命 被告林錫山提出說明,與卷證不符且有證據理由之矛盾。又



原審認定之來源可疑財產總額為2億4,078萬6,920 元,與第 一審判決或起訴書記載均有不同,原審未命林錫山對於來源 可疑財產說明或進行調查,對於原判決與第一審判決認定金 額之差額,亦未踐行命令其提出證明之程序,有調查未盡之 違法;(九)原判決事實認定林錫山於101 年1月31日至105 年1月30日間共以現金存入或匯入2億3,304萬3,440元,理由 欄記載起訴書附表三之前三筆共660 萬元,非公務員財產來 源不明罪所規範之範圍,應予扣除等語,惟附表三仍多列此 三筆款項,且原判決誤記載附表三編號1 林蕭淑女存入日期 為100年12月31日,應更正為起訴書所載之101 年1月31日。 原判決事實、理由及附表記載矛盾。且前開證據資料出處, 係林玉芳永豐銀行帳戶交易明細,非理由所記載之林蕭淑女 帳戶交易明細。是原判決關於來源可疑財產數額之認定,判 決理由矛盾及理由不備;(十)原判決認定由林錫山交付丙 ○○款項應以丙○○所製作之支出、收入明細表備註欄中記 載秘書長交為其計算之依據。然前開明細表中101 年1月6日 僅有記載吳參事交之50萬元收入,並無秘書長交之收入記載 ,附表四第二筆卻認定林錫山於101 年1月6日交付50萬元予 丙○○,原判決逕以該50萬元為貪污犯罪之所得,有認定事 實未憑證據且有理由矛盾、理由不備之違法;(十一)證人 蔡檳全於原審證稱其無法具體證明存入的錢是誰給他的,而 丙○○所製作之金庫102年7月支出收入明細表,關於102 年 7 月25日支出80萬元款項備註欄記載交檳全存公司,則此筆 鼎嘉公司102年8月29日存入支40萬元資金來源顯係丙○○所 保管的金庫,而有重覆計算之情形,應予扣除。原判決一面 採信丙○○所提金庫102年7月支出、收入明細表備註欄「秘 書長交」之記載認定林錫山曾於附表四所示之時間交付丙○ ○現金共計6,755萬8,800元,卻又未採認其中「交檳全存公 司」之記載,原判決對同一證據之證明力為不同之判斷,已 有矛盾。原判決固於附表五「不採信辯護人主張之說明」欄 記載:但查保險箱支出明細102.7.25支出80萬,直到102.8. 29才回流,時間間隔過久,因認非來自保險箱,故不採信等 語,惟未說明所謂時間間隔過久之判斷標準為何?亦未說明 不採信蔡檳全上開有利證言之理由,有理由不備及理由矛盾 之違法;(十二)林錫山於案發前即持有大量未經公職人員 財產申報之現金部分,則林錫山於案發後將該部分現金存入 附表二所示之使用帳戶,無非是將其所有之財產變更存放方 式,非案發後所增加之財產。另依蔡檳全之證詞,林錫山早 於案發前已借用蔡檳全及丙○○帳戶作為投資之用,林錫山 會先以現金存入蔡檳全及丙○○帳戶作為購買股票之股款,



嗣後當借用蔡檳全及丙○○帳戶所購買之股票處分後,蔡檳 全及丙○○再將處分股票之所得,自帳戶提領現金後交送與 林錫山,此部份即與林錫山主張經常保有現金5、6千萬水庫 之一部分。蔡檳全與丙○○帳戶均有股票買賣紀錄,足證在 林錫山於案發前即有以現金存放資產之習慣,並有重複循環 使用之事實。原判決僅以林錫山處分借用蔡檳全及丙○○帳 戶所購買長鴻營造股票之股款係以轉帳方式匯入蔡檳全及丙 ○○帳戶,未經列入林錫山現金財產來源不明扣除部分,並 置卷內相關證據資料不論,對有利林錫山之事證未予說明, 理由不備;(十三)掩飾及隱匿乃不同之構成要件行為,原 判決認林錫山就犯罪事實肆、一及二所為,係同時構成掩飾 及隱匿自己重大犯罪所得財物罪,然就林錫山所犯隱匿、掩 飾等各罪間之關係,何以僅應論以一罪,且林錫山所應論罪 之型態,究為隱匿或掩飾行為,原判決均有理由不備之違法 。又附表二編號6 中已將丙○○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及台北富 邦銀行兩帳戶列入林錫山使用及借用之帳戶,原判決竟認乙 ○○係於附表二所示之帳戶外「再借用」丙○○帳戶,有認 定事實上之理由矛盾;(十四)林錫山交予丙○○及蔡檳全 並囑其等存入銀行之現款來源既係包括自其買賣股票所得之 現款混同李保承交付之賄款,即不排除該現款內確有林錫山 因買賣股票或其他於本案案發前合法取得之財物,而非洗錢 罪所謂之重大犯罪所得者,是依事實不明有利於被告之原則 ,即難遽認該款項確係林錫山所犯公務員收受賄賂罪之犯罪 所得,而原判決事實及理由既然說明前開款項有混同情形, 卻又認定林錫山前開二次行為均係犯洗錢罪等語,有證據上 理由矛盾及適用證據法則不當之違誤。又林錫山慣常性的使 用丙○○帳戶進行股票買賣,原判決認林錫山借用丙○○等 人帳戶之目的,非僅在避免財產申報之繁瑣,而有隱匿所得 之故意等語,係錯誤認定事實而為不利推論,有認定事實未 依證據及證據上理由矛盾之違法;(十五)林錫山與辯護人 於第一審之陳述,係對於起訴書所指洗錢犯罪之客觀事實及 主觀利用人頭帳戶存放金錢之事實均不否認,已符合自白之 要件。林錫山是否具有隱匿犯罪所得之意思,屬於法律上之 評價,尚待法院之認定,自不能以此辯解而認定不符合自白 之要件。原判決未依自白減刑,亦未對此調查,判決不適用 法則及調查未盡;(十六)附表一編號l至4、6、7部分,原 判決量刑與第一審量刑比較,無論是從增加刑度的淨值或是 從量刑比例計算,均較第一審為高;而原判決既以林錫山所 犯變更為較輕之不違背職務收賄罪,而認檢察官上訴意旨就 林錫山有關收取回扣罪暨定執行刑部份量刑過輕為無理由,



則原判決顯然違反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適用法則不當。且 原判決亦未說明有何理由關於不違背職務收賄罪刑罰之裁量 必須重於第一審收取回扣罪量刑之比例,判決理由亦有不備 ;(十七)第一審判決就附表一編號8部分(收受回扣300萬 )判處林錫山有期徒刑6 年,該部分另構成洩密犯行,為較 重刑之宣告。惟原審既撤銷改判林錫山不違背職務收受賄賂 罪,認定收賄金額均為300 萬元,並認定圖利及洩密犯行均 無罪,而不另為無罪之諭知,則附表一編號8 部分之犯罪情 節即與附表一編號1至4及6 之部分相同。是基於上開相同之 理由,附表一編號8 之量刑4年8月部份,原判決違反不利益 變更禁止原則;(十八)原判決主文諭知林錫山不違背職務 收賄罪及財產來源不明罪及洗錢罪各罪,均屬獨立數罪,應 以各個犯罪行為責任基礎。惟理由中未將獨立之數罪間具有 不同之量刑因素分別評價,且其中關於不違背職務收賄罪量 刑部份,亦未考量已在財產來源不明罪評價之來源可疑財產 金額2 億餘元之情狀,判決適用法則不當;(十九)原判決 理由中所謂各罪之間並非偶發,應屬定執行刑之減輕事由, 而非加重事由,林錫山及辯護人亦於原審具狀說明數罪間之 各種類型應如何衡量定執行刑輕重及林錫山於本案應從輕量 刑之原因。原判決對此均未予說明;(二十)原判決所謂「 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於不違背職務上收受賄賂罪之實質內 涵不明,原判決未說明先後多次收受賄賂犯行究竟會如何產 生「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理由不備;(二十一)財產來 源不明罪本質上屬於純正不作為犯,至於檢察官所指之來源 可疑財產,僅係被告應說明之對象,非財產來源不明罪之犯 罪所得。若法院認定被告構成本罪而欲將檢察官所指之來源 可疑財產加以剝奪,應係對於被告科以本罪法律效果之不明 來源財產額度以下之罰金,而非將來源可疑財產認定為財產 來源不明罪之犯罪所得而予以沒收。貪污治罪條例第10條於 105年6月22日修正前後,均未包含財產來源不明罪,是以不 論是修法前之第10條第2 項或修法後之第10條顯然均非屬財 產來源不明罪之沒收依據,原判決於理由中說明「就其所犯 財產來源不明罪部分,本院認定之犯罪所得為2億4,078萬6, 920 元,均應依法沒收」並於主文諭知犯罪所得沒收等語, 有判決不適用法則之違法。又林錫山住處及辦公處所扣得之 647萬7,000元,亦屬於林錫山取得之來源可疑財產,此項沒 收之標的既已扣案,當得直接沒收,無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 之情形,不生追徵其價額之問題。原判決就此金額一併諭知 :「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時,追徵其價額。」適用法則不 當;(二十二)原判決於理由中說明林錫山就犯罪事實貳、



所認定2,800 萬元之犯罪所得,既於偵查中及一審已繳回國 庫,自無刑法第38條第4 項所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 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之情形。然原判決於附表 一編號1至8之主文欄內,就犯罪事實貳之部分,仍分別諭知 :「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時,追徵其價額。」有適用法則 不當之違誤等語。
二、丙○○部分:(一)原判決事實及理由欄對於丙○○參與之 洗錢之行為態樣,係掩飾、收受、寄藏或隱匿,論述不一。 又原判決所適用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1條第2 項,修正前條 文並無隱匿之洗錢行為,原判決認丙○○違反洗錢防制法第 11條第2 項、第2 條第2 項規定,有判決事實及理由矛盾、 理由不備之違法;(二)依台北富邦銀行帳戶交易明細,丙 ○○自97年7 月16日起即借用帳戶予林錫山,斯時林錫山尚 不認識李保承,卷內亦無證據顯示林錫山自97年起即開始從 事洗錢防制法第2 條所稱之重大犯罪,自難謂丙○○於借用 帳戶之初即有隱匿林錫山重大犯罪所得意圖。且卷內並無直 接或間接證據得據為認定丙○○涉有洗錢犯行,原判決亦明 確表示本案並無足夠證據證明丙○○確知其所存入之300 萬 元為李保承所交付之賄款。丙○○於104 年4 月1 日所稱黑 心錢,係因林錫山可能將準備利用105 年初總統大選與立委 選舉機會進行募款,對照時序亦屬相符。本件林錫山指示丙 ○○存入300 萬元係在102 年1 月上旬,丙○○及友人於電 話提及黑心錢及會有報應係在104 年4 月1 日,原審以臆測 之詞,認定丙○○104 年4 月1 日電話中所稱黑心錢,謂丙 ○○知悉林錫山於102 年1 月上旬所交付之金錢,極可能為 重大犯罪之所得,原判決以丙○○有隱匿他人重大犯罪所得 之不確定故意,有判決理由矛盾及違背經驗法則及證據法則 ;(三)原判決未於事實、理由欄認定或說明,亦未將丙○ ○所稱之「黑心錢」與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3 條所稱之重大 犯罪勾稽,且論罪法條全文未引用105 年12月28日修正公布 前洗錢防制法第3 條,或說明本件係構成同條第1 項何款事 由,有理由不備、不適用法則及適用法則不當之違法;(四 )依丙○○準備程序筆錄之陳述,其對林錫山積怨已久,電 話中方脫口而出林錫山會有報應等語,原判決未詳加審酌丙 ○○聊天時之時空背景,亦未審酌丙○○與林錫山之長期相 處情形,即遽為不利之認定,有證據調查未盡及理由不備之 違背法令;(五)丙○○已於原審辯稱,立法院同仁均知乙 ○○除擔任秘書長薪資外,在涉及洗錢犯罪前,已累積上億 元資產,且有向銀行貸款上億元,伊無懷疑林錫山現金來源 之必要、亦不知林錫山交付款項為李保承所交付,僅以帳戶



林錫山投資理財用,無洗錢犯意。原判決未說明不採納有 利證據之理由,理由不備;(六)卷內並無證據顯示丙○○ 知悉林錫山掌有附表二所示之多個親友帳戶可供其資金運用 ,原判決以林錫山無再借用丙○○帳戶作為投資理財使用之 必要,有認定事實不憑證據之違法;(七)林錫山於102 年 1 月上旬收受李保承交付之300 萬元,與林錫山所持之其他 來源現金混同後,已無從區分何者為李保承所交付之賄款, 原判決認定丙○○存入帳戶之金錢含有李保承交付之賄款, 有認定事實不憑證據之違法;(八)依卷附資料,林錫山於 102 年1 月7 日、1 月8 日指示丙○○匯600 萬元及250 萬 元至林錫山彰化銀行敦化分行帳戶,若李保承於102 年1 月 4 日後某日交付林錫山300 萬元,丙○○於102 年1 月10日 存入之300 萬元,客觀上非李保承所交付之金錢。另依乙○ ○第一審證述,其不會收到現金就當天就用出去,是丙○○ 所存入之300 萬元可能混有其他股票買賣之合法來源,丙○ ○主觀上亦不知300 萬元為重大犯罪所得;(九)丙○○與 蔡檳全均係出借個人銀行帳戶供林錫山投資股票,原判決一 方面認定蔡檳全匯款行為非屬犯罪所得,不該當洗錢罪,卻 認丙○○出借帳戶而有隱匿他人重大犯罪所得財產之故意, 未以同一標準審視丙○○存入300 萬元之行為,亦未說明兩 者有何相異之處,有理由矛盾、調查未盡及違反經驗、論理 法則之違法;(十)原判決未說明丙○○依林錫山指示存入 300 萬元,是否旨在避免追訴、處罰,而使其所得金錢之來 源合法化,或改變其財產之本質,而該當洗錢行為,或有何 切斷該等款項與林錫山犯特定重大犯罪所得,理由不備等語 。
三、檢察官部分:原判決關於林錫山收賄部分,係以證人李保承 之調查局詢問及第一審證稱之內容,認定本件僅係李保承單 方面推估,並無從認定知其與林錫山間未就該等款項之計算 方式,以及是否係來自於採購案之一定比例或某部分價款有 所約定(包括默示合意)。然原判決復認依卷附標案一覽表 ,網遠公司每年採購案之決標金額均非相同,林錫山與甲○ ○僅係就一段期間之採購案包裹式收取及交付賄款,並以請 託及允諾協助推動網遠公司之採購提案,作為對價關係,顯 見林錫山李保承間就本系爭立法院採購標案間之合意,並 非李保承個案性的逐案對於林錫山行賄而給予對價給付。則 其等行為模式既屬原審所認「就一段期間之採購案包裹式收 取及交付」,已堪認其2 人間存在著可得確定之結算方式, 以便李保承收到採購款項後,結算交付與林錫山,再參照前 開李保承證言,應可認定其所謂的估算比例,確實存在於其



林錫山就系爭採購案件之獲利分配上,此性質即應屬「回 扣」而非單純之賄賂。是原審撤銷第一審認定林錫山犯公務 員購辦公用器材收取回扣罪,改判貪污治罪條例不違背職務 罪收賄罪,理由矛盾且違背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等語。參、本件原審審理結果,認定林錫山有如事實欄貳、一至四、六 至八及參、肆所示之各犯行;丙○○有如事實欄肆、一所示 之犯行明確。因而撤銷第一審關於林錫山如事實欄貳、一至 四、六至八及參部分之科刑判決,暨部分洗錢之無罪判決, 並變更起訴法條,改判論處林錫山犯貪污治罪條例之不違背 職務收受賄賂(事實欄貳、一至四、六至八,即附表一編號 1至4、6至8)共7 罪刑;另改判仍論處林錫山犯公務員財產 來源不明(事實欄參)罪刑,暨犯105 年12月28日修正公布 前洗錢防制法(下稱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1條第1 項之洗 錢(事實欄肆、一至二)共2 罪刑;另撤銷第一審關於丙○ ○之部分無罪判決,改判論處丙○○犯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 11條第2 項之洗錢(事實欄肆、一)罪刑,暨對於林錫山為 沒收之宣告。已詳敘其調查、取捨證據之結果及憑以認定犯 罪事實之心證理由。並就林錫山、丙○○於原審否認之供詞 及所辯等語,認均非可採,予以論述。
肆、按當事人倘對於案內非供述證據之證據能力並無爭議,且依 卷內資料亦無違法不得為證據之情形,法院調查後,縱未於 判決內就其證據能力一一詳加論述說明,亦不影響其判決本 旨。卷查,原判決採為論罪科刑之非供述證據,林錫山及辯 護人均未就其證據能力為爭執,且依卷內資料亦無違法不得 為證據之情形,既經調查,原判決雖就非供述證據之證據能 力,誤引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之4 為判斷依據,而有微疵, 惟除去原判決此部分之說明,於判決結果尚不生影響。乙○ ○上訴意旨(一)執以指摘原判決違法,要非合法上訴第三 審之理由。
伍、證明同一事實內容的證據,如有2 種以上,而其中1 種的證 據縱有違證據法則,然如除去該部分,綜合案內其他證據, 仍應為同一事實之認定者,則原審此項違誤,並不影響於判 決結果或主旨,即不得執憑為第三審上訴之適法理由。本件 原判決認定林錫山有本件收受賄賂之犯行,並非以李保承於 調查局詢問之證言為主要證據,且嗣於偵查、第一審審理中 ,就林錫山確涉犯收受賄賂行為的基本犯罪事實之證述,亦 與其在調詢時所述,大致相符。是原判決引用該警詢筆錄為 證,雖有林錫山上訴意旨(二)所指之違誤,然除去此部分 資料,綜合案內其他所有證據,仍應為同一事實之認定,即 顯然於原判決結果不生影響,參照刑事訴訟法第380 條規定



的法理,亦不得執為上訴第三審的適法理由。
陸、警察機關依規定實施監聽所製作之通訊監察譯文,乃監聽錄 音內容之顯示,為學理上所稱之「派生證據」,屬於文書證 據之一種,固應依規定記載製作之年月日及其所屬機關名稱 ,並由製作人簽名。惟若有漏載上述事項或製作人漏未簽名 者,如不影響該譯文之同一性及真實性,被告或訴訟關係人 對該監聽錄音譯文之真實性並不爭執,仍得作為證據。是法 院於審判期日倘已踐行證據調查程序,提示通訊監察譯文供 當事人辨認或告以要旨,使其表示意見等程序並為辯論者, 所為之調查證據程序即無不合。稽之卷內資料,原判決於理 由中援引之李保承陳亮吟於104 年1 月7 日、李保承與蕭 月如於104 年1 月7 日、李保承林明玉於104 年1 月8 日 、李保承蕭月如於104 年9 月11日、李保承陳亮吟於10 4 年9 月4 日、104 年9 月10日、11日間之通訊監察譯文, 均係檢察官聲請法院核發之通訊監察書進行監聽錄音之所得 ,有第一審法院核發之通訊監察書及電話附表可稽(見臺灣 臺北地方檢察署103年度聲監字第4368、4369、4370號、104 年度聲監字第3898號訴訟卷宗第1 頁)。又林錫山及其辯護 人早於第一審即已提出刑事準備程序狀,陳明不爭執上開通 訊監察譯文之證據能力(見第一審卷㈡第68頁反面、第73頁 正反面),迄至原審言詞辯論終結前仍未予爭執,原判決並 已敘明所引據之非供述證據,均得為證據之理由,並無不合 。又上揭通訊監察譯文,業經第一審及原審審理時予以提示 並告以要旨,林錫山及其辯護人當已知悉該等通訊監察譯文 表並未記載製作年月日,亦未經製作人在其上簽名,惟均未 否認譯文內容之真正,且為實質上之辯護,自已表示對該等 譯文之形式不為爭執而得為證據,原判決採為認定林錫山犯 罪事實之部分證據,經核並無採證違反證據法則之違誤。柒、證據之取捨及事實之認定,為事實審法院之職權,如其判斷 無違經驗法則或論理法則,即不能任意指為違法。原判決係 綜合林錫山於偵查中之自白,證人李保承、戊○○、林明玉蕭月如張寒青梁芳溢等人之證言,卷附李保承所有合 作金庫銀行(下稱合作金庫)、戊○○所有臺灣土地銀行、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下稱臺灣企銀)、臺灣銀行、花旗銀行 、蕭月如所有合作金庫、台新銀行、渣打國際商業銀行、永 豐商業銀行(下稱永豐銀行)、上海儲蓄商業銀行等各該銀 行帳戶交易明細、取款傳票,李保承陳亮吟蕭月如、林 明玉等人之通訊監察譯文,林錫山李保承搭乘高鐵之影像 畫面檔案及勘驗筆錄,林錫山劉馨蔚之通聯紀錄、台新國 際商業銀行敦南分行(下稱台新敦南分行)104年1 月8日10



時26分監視器畫面錄影檔案、劉馨蔚大額通貨紀錄、法務部 調查局北部機動工作站104年9月11日立法院前行動蒐證報告 、林明玉自白書、李保承寄送給陳亮吟之電子郵件,暨案內 其他相關證據資料,定其取捨而為論斷。並審酌:㈠、林錫 山收賄與李保承行賄之目的,在於利用林錫山身為立法院秘 書長可核定採購案之權限,請託及允諾協助網遠公司推動採 購建議案,使網遠公司得順利推行業務,繼續取得立法院之 採購案,進而由林錫山於每年年初、年中,各向李保承收取 原則上為300萬元之賄款(其中僅有一次例外為700萬元), 李保承亦期透過此等現金供給,使網遠公司能獲取順利推行 採購建議案之利益,兩者間具有對價關係,且不論林錫山李保承索求款項之理由為借款、投資或贊助款,性質上均屬 具有相當對價關係之賄賂;㈡、事實欄貳、六、七、八交付 金錢之時間點依序為103年5月、104年1月及同年9 月,與事 實欄貳、一至五所示交付金錢之時間點為每年之1月或2月及 每年5月,大致相符,雖事實欄貳、八部分之交付時間點為9 月,但當年5月林錫山並未要求款項,是104年間亦符合林錫 山於每年年初及年中各要求一次賄賂之頻率等情,載認林錫 山確有附表一編號1至4、6至8所示犯行之理由,並就林錫山 關於事實欄貳、七部分辯稱:係為測試網遠公司之財務是否

1/2頁 下一頁


參考資料
網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公司情報網
昕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公司情報網
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公司情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