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交易法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行政),訴字,106年度,1438號
TPBA,106,訴,1438,20190620,1

1/2頁 下一頁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106年度訴字第1438號
108年5月23日辯論終結
原 告 大安文山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盧榮輝(董事長)

訴訟代理人 嵇珮晶 律師
 翁乃方 律師
被 告 公平交易委員會


代 表 人 黃美瑛(主任委員)

訴訟代理人 郭安琪
 楊哲豪
 王政傑
上列當事人間公平交易法事件,原告不服公平交易委員會中華民
國106年8月11日公處字第106065號處分書,提起行政訴訟,本院
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事實概要:
緣訴外人北都數位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都公司) 業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下稱通傳會)民國104年4月決議 通過取得臺北市有線廣播電視系統分期營運許可,同年11月 於臺北市大安區等地正式開播,惟上開經營區域與既有業者 即原告經營區域部分重疊,被告為瞭解原告於推展有線廣播 電視系統服務是否有限制公寓大廈公共區域纜線管理權等不 正當方法,致阻礙新進業者參與競爭之違反公平交易法相關 規定情事,爰主動立案調查。嗣被告以原告自103年11月起 ,陸續與5間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下合稱管委會)簽訂含 獨家經營權條款之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下稱系爭合約), 係以不正當方法,阻礙競爭者參與或從事競爭之行為,而有 限制競爭之虞,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3款規定為由,依 同法第40條第1項前段規定,以106年8月11日公處字第10606 5號處分書(下稱原處分)處原告自原處分送達之次日起, 立即停止與管委會於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簽訂獨家經營權條



款之違法行為,並自原處分送達之次日起2個月內,向被告 陳報已刪除案關獨家經營權條款之契約或為其他必要之改正 行為,並處原告新臺幣(下同)90萬元罰鍰。原告不服,遂 提起本件行政訴訟。
二、本件原告主張:
(一)原告並無以任何不正當方法限制新進業者等競爭者參與或 從事競爭:
被告僅以原告與社區管委會簽訂「有線電視收視合約」之 簽約時點接近新進業者北都公司開播時點,因此認定合約 書內獨家經營權條款係專為新進業者北都公司進入市場之 對應行為云云,實屬速斷。系爭爭「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 」之契約目的,應綜合觀察第陸條第10項的單一經營權及 暗管獨家使用權約定、第肆條的收視優惠約定及第伍條第 4項的「原有器材毀損責任」等約定,加以解釋。被告單 以第伍條第4項並未賦予管委會較輕之維修舉證責任,因 而否認獨家經營權條款設定之目的云云,此項認定與法律 規定及實務見解准許之契約解釋方法不符,應無可採。事 實上原告並未大量簽署系爭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且本件 關聯用戶之比例僅占原告經營區總收視戶0.48%,對有線 電視收視服務市場之競爭影響甚微。
(二)原告並無阻礙競爭者參與或從事競爭之行為: 系爭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僅對原告與案關四個社區管委會 具有契約拘束力,對於社區住戶並無契約拘束力系爭獨家 經營權條款之懲罰性違約金約定,實際上並不發生代償之 效果,並無墊高其他競爭者之競爭成本之可能。系爭有線 電視收視合約書之合約期間並無限制或禁止各社區或公寓 大廈住戶不可與其他有線電視業者接洽提供有線電視服務 之條款或禁止其他有線電視業者進入社區廣告、宣傳之約 定。是以,對案關4社區之住戶而言,僅係由社區管委會 協助各住戶與原告洽談之優惠方案後,該區住戶得選擇以 優惠條件要求原告提供收視服務,亦可選擇自由接觸其他 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以獲知其所提供之收視服務及相關收視 優惠,並選擇其他有線電視業者之收視服務,於此情形均 不違反系爭「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第6條第10項約定, 僅於社區主動與其他業者協議下,才有可能違反前揭約定 ,換言之,此條款無非是請社區管委會消極的不作為,而 縱假設其違約,亦僅是原告可以選擇向將來取消約定之收 視優惠,而得以視有關社區的競爭現況重新評估成本以決 定給予優惠的金額,並不發生管委會需給付懲罰性違約金 的效果;對其他有線電視業者而言,其仍可以傳單、電話



等方式直接與該區社區住戶進行推銷宣傳,並無無法推廣 其有線電視服務之情事。在此開放且可自由競爭有線電視 收視服務之市場下,實無可造成任何新進業者無法參進市 場或限制競爭之情形發生。
(三)本件實施情形不致對市場造成限制競爭之效果,並無限制 競爭之虞:
1.系爭獨家經營權條款所附懲罰性違約金之約定,其行使效 果僅係取消原來約定優惠而可視經營成本及風險承擔產生 變動的變更及實際上競爭情形重新議定收視優惠方案,事 實上並不發生懲罰性違約金之給付,亦不發生使競爭者須 代償懲罰性違約金始能爭取與管委會簽約,而降低其價格 競爭之能力之情形。獨家經營權條款法律效力僅拘束管委 會本身,並無拘束力全體公寓大廈住戶。自不得因而推論 公寓大廈住戶當然喪失選擇別家有線電視系統服務業者提 供服務之可能。況查系爭合約書並無限制管委會得隨時終 止合約。原處分認定「被處分人與單一公寓大廈管委會簽 訂系爭條款之契約,即可拘束社區所有住戶轉換其他有線 電視服務交易對象之自由及排除其競爭同業之競爭」、「 被處分人與管委會締結之獨家經營權條款及附隨之懲罰性 違約金條款,所綁約對象除締約管委會外,亦拘束管委會 所代表之全體住戶,形同對全體住戶有綁約及違約金條款 之約定」,實與系爭合約書之法律效力不符。原告與管委 會簽訂具獨家經營條款之系爭合約書,實未使公寓大廈住 戶喪失選擇別家有線電視系統服務業者機會。
2.原處分依據其所認定系爭合約書足以拘束社區所有住戶轉 換其他有線電視服務交易對象之自由及排除其競爭同業之 競爭、系爭合約書第6條第10項約定之懲罰性違約金約定 亦拘束管委會所代表之全體住戶,及系爭合約書得透過續 約之方式延續阻礙競爭之效果,因而推論系爭合約書第6 條第10項之單一經營權及暗管獨家使用權約定有阻礙新進 業者北都公司爭取交易相對人,而產生阻礙競爭者參與或 從事競爭之效果,應屬錯誤。
3.依原處分所認定,截至106年2月份各經營區訂戶數資料顯 示,原告、萬象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象公司) 於臺北市大安區市場占有率分別約為51.11%(原告否認 )、40.73%,北都公司市占率則達8.16%。由此可證,1 04年11月新進業者北都公司獲准開播以來,大安區有線電 視收視服務市場確實有競爭,並無限制競爭之情形。次查 104年10月原告為爭取凱旋門銀河座用戶,與該社區管委 會簽署系爭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刪除獨家經營權及暗管



獨家使用權約款,此亦可證明原告與北都公司間必然存在 激烈競爭關係,原告始有必要在刪除獨家經營權及暗管獨 家使用權約款造成成本提高之風險增加之情形下,仍允諾 簽署上開合約。益足證明系爭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之實施 情形不致對市場造成限制競爭之效果,並無限制競爭之虞 。
(四)原處分界定本件相關市場時,誤認MOD及其他網路視聽平 臺服務與有線電視系統服務間缺乏替代性,不當高估原告 之市場占有率,公平會對於相關市場之界定,殊無可採。 原處分引用之替代性調查報告所採假定獨占測試分析-臨 界損失分析方式於計算臨界損失數值時,顯未考量有線電 視產業屬高固定成本產業,倘以利潤率作為臨界損失數值 之計算參數,將致臨界損失數值受不當高估,從而造成相 關市場界定結果偏誤。
(五)懲罰性違約金之約定,無限制競爭之虞: 獨家經營權條款所附懲罰性違約金之約定,行使效果僅係 取消原來約定優惠而回復一般用戶之收費方式,事實上並 不發生懲罰性違約金之給付,亦不發生使競爭者須代償懲 罰性違約金始能爭取與管委會簽約,而降低其價格競爭之 能力之情形。獨家經營權條款雖使用「懲罰性違約金」文 字,但事實上所約定之違反效果僅限於原告向將來取消原 定提供予公寓大廈住戶收視費用優惠之承諾,而回復以一 般用戶收費標準向公寓大廈住戶收取收視費用。約定之違 約效果,僅是在管委會如違約造成原告簽約承諾提供額外 收視優惠時所評估之成本負擔及風險承擔增加之情形,因 承諾優惠時之評估基礎已有變更,不宜顯失公平地要求原 告繼續單方面提供優惠,因此取消原承諾之收視優惠,回 歸一般費率收費,應屬正當。
(六)被告並未詳查頻道內容實際上是否造成消費者對有線電視 與中華電信MOD之視聽服務做出不同評價並直接影響消費 行為,即以有線電視與中華電信MOD頻道內容有所差異為 由,率爾認定二者並無顯著替代性,亦屬速斷,應無可採 。替代性調查報告據以推論有線電視與MOD互不為替代服 務的理由,無非「移轉情形」、「相關市場界定結果」及 「用戶使用行為」等項。但替代性調查報告之問卷內容, 並未排除家中「有多元收視管道者占4成左右」之受訪者 其調查結果所顯示的「用戶使用行為」,僅能反映「主要 收視習慣」,但無從反映轉換不同收視服務以取代原有之 收視服務的「消費習慣」,無從據以推論有線電視與MOD 等不同視聽媒體服務平臺間之消費「移轉情形」,根本不



足以推論上述不同視聽媒體服務平臺間之替代性。替代性 調查報告有關有線電視與MOD互不為替代服務的推論,其 所憑理由不足以支持此項推論或有錯誤,應無可採。(七)聲請傳喚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四所王怡惠博士原處分所引 用之替代性調查報告,其調查方式與分析方式容有疑義, 請其針對替代性調查報告內臨界損失分析違誤之處進行說 明,亦包括針對替代性調查報告之調查方法(包括問卷調 查內容)是否足以顯示消費者轉換收視管道之情形(包括 原處分引用之「最近1年改變主要收視管道者僅1.7%」部 分)提出說明,自有傳喚王怡惠博士之必要。
(八)訴之聲明:
1.原處分撤銷。
2.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被告則以:
(一)原處分罰鍰審酌資料如下:
原告於103年11月起與管委會簽署系爭合約書第6條第10項 獨家經營條款,已拘束公寓大廈管委會及其住戶,並阻礙 新進業者爭取交易相對人,核屬「以不正當方法」從事「 阻礙競爭者參與或從事競爭」之行為,且系爭行為對臺北 市大安區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服務市場之正常競爭及消費者 利益顯有負面影響,而有限制競爭之虞;被告依據公平交 易法施行細則第36條規定,審酌下列事項:⒈原告阻礙新 進業者參與競爭之意圖與目的,即原告與社區管理委員會 簽署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約定獨家經營權條款之簽約內容 及簽約時點,多為104年11月北都公司開播之際前後,足 證其與公寓大廈管委會簽屬獨家經營權條款乃專為針對新 進業者北都公司進入市場之對應行為;⒉系爭合約書獨家 經營權條款之行為不法性及持續期間達2年2個月(103年1 1月起至105年12月止);⒊原告105年度營業額約為5億6, 842萬元(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乙證17);⒋原告訂戶 數(甲卷頁252至269、413至414)、受影響簽約戶數、初 次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規定及配合調查態度一般等因素 ,處原告90萬元罰鍰。
(二)獨家經營權條款,屬以不正當方法阻礙競爭者參與或從事 競爭之行為,有限制競爭之虞:
1.本件通傳會102年公告開放新進業者進入市場,北都公司 於102年7月取得籌設許可,斯時原告已知將有新進業者參 進市場,僅因進入市場程序繁多,北都公司於104年4月22 日始取得分期營運許可,並至104年11月始開播,惟原告 卻於北都公司取得籌備許可尚未取得營運許可,與原告擁



有潛在競爭關係之際,103年11月與台大新象社區簽訂1年 期之「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復於北都公司開播後,10 4年11月起再次與該社區簽訂系爭契約,並陸續與經營區 內之愛貴園、怡和大廈及信義星座等3社區簽有獨家經營 權條款之契約,且原告於同經營區內僅有同業萬象公司與 其競爭之情形下,並未簽訂獨家經營權條款,足證簽屬獨 家經營權條款乃專為針對新進業者北都公司進入市場之對 應行為。
2.原告雖辯稱應斟酌系爭合約書全文約定,將「單一經營權 及暗管獨家使用權」與「原告負擔原有器材設備修護責任 」及「提供額外收視費優惠」對應觀察,然系爭獨家經營 權條款與「原有器材設備維護責任」及「提供額外收視費 優惠」實為各自獨立存在之條款。針對原有器材設備修護 責任部分,依據系爭合約書第5條第4項規定,倘原有之器 材設備有毀損,仍須經查證為原告工程人員所為,原告始 需負維修責任,該條款並未賦予管委會有舉證責任減輕或 倒置之利益,縱使無此約定,管委會本得依民事侵權行為 請求損害賠償,要求原告回復原狀,故原告將「社區要求 原告負擔社區原有管線毀損責任」視為「成本負擔及風險 承擔增加」因素之一,以之作為獨家經營權約定之理由, 殊不足採。
3.原告之市場占有率已達51.11%,業具有相當市場力量, 原告系爭行為難謂對新進業者北都公司無相當影響。原告 簽訂獨家經營條款,阻礙競爭者參與或從事競爭之行為, 對「管委會及消費者」產生影響。對於欲向管委會爭取締 約之競爭同業而言,已與原告締約之管委會如欲轉換、選 擇他家有線電視業者之收視服務,則因系爭合約書訂有違 約金條款,無論原告嗣後是否向管委會主張違約賠償,均 影響管委會轉換、選擇他家有線電視業者之意願及誘因, 且該等違約金額勢必成為已與原告締約之管委會要求他家 有線電視業者須承擔之支出,形同墊高競爭者(尤為新進 業者)之經營成本,亦降低競爭者(尤為新進業者)從事 價格競爭之能力,顯已對市場競爭機制及消費者福利造成 負面影響,而有限制競爭之虞。
(三)懲罰性違約金之約定,有限制競爭之虞: 原告表示與之簽訂系爭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之管委會並無 一有其他有線電視業者同時進線提供服務,可見系爭條款 確具有一定恫嚇效果,是原處分認定締約管委會如欲轉換 有線電視業者收視,除考量競爭者之價格等交易條件是否 較為優惠外,尚會要求競爭者須代償懲罰性違約金,始能



成功爭取案關締約管委會,該違約條款無疑形同墊高競爭 者(尤為新進業者)經營成本,同時亦降低其價格競爭之 能力,核屬合理妥當。且該約定已足以造成阻礙競爭者參 與或從事競爭之效果,致有限制競爭之虞,至於原告實際 上是否請求懲罰性違約金之給付,不在所問。
(四)原告確具有相當市場力:
1.本件產品市場界定為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服務市場,合法妥 適,且原告於臺北市大安區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服務市場之 市場占有率高達51.11%,確具有相當市場力。本件產品 市場界定為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服務,並無違誤。以消費者 需求面判斷,有線電視與中華電信MOD、網路視聽平台服 務難認具有替代性。有關有線電視收視習慣,依被告105 年11月28日委外辦理之替代性意見調查內容顯示,由消費 者於有線電視與中華電信MOD、網路視聽平台間之轉換情 形及用戶使用行為發現,有線電視與中華電信MOD、網路 視聽平台服務互不為替代。另由中華電信MOD與有線電視 之頻道內容差異,更難認二者對消費者而言具有替代性。 2.另由供給面判斷,中華電信MOD與有線電視分別以電信法 與有線廣播電視法管制,管制不同、收視費用結構與費率 管制密度迥異,顯見二者服務於供給面不具有緊密替代性 ,二者經營區域之管制、頻道規劃自主權之管制密度、總 訂戶數之限制、無線電視臺節目授權費用、收視費用結構 及費率管制密度有所不同。被告審酌原告行為時有線廣播 電視系統服務與中華電信MOD及其他網路視聽平臺服務間 ,渠等提供之頻道數量、頻道內容、轉換情形及用戶使用 行為,以及與中華電信MOD在法令管制、收視費用結構及 費率管制密度等因素,以當時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服務之供 給面及需求面綜合觀之,渠與中華電信MOD及其他網路視 聽平臺服務間缺乏顯著之替代性,認定本件相關市場為「 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服務」,原處分並無違誤。
3.原告市場占有率之計算數據資料來源為被告函請原告、萬 象公司及北都公司提供於臺北市大安區截至106年2月有線 電視訂戶數,經查分別為37,356戶(甲卷頁414)、29,76 8戶(乙證18)及5,968戶(乙證19),總計為73,092戶, 計算市場占有率分別為51.11%、40.73%及8.16%,是原 處分實屬有據,認定原告於大安區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服務 市場具有相當市場力量,並無違誤。
(五)原告爭執替代性意見調查報告內容,並提出台灣經濟研究 院王怡惠博士之分析意見,並不可採:
1.本件調查報告問卷調查資料具有統計學上之嚴謹度,實具



有可信度,是原告稱調查報告中「受訪者宣稱之偏好不盡 然可反映出其在現實生活之真實購買行為」及「受訪者不 見得具有代表性」,實無可採。原告為提供「有線廣播電 視系統服務」業者,檢視需求替代性時,即應以有線電視 價格調漲時,消費者是否轉換至中華電信MOD或其他服務 為問項,本件爭點既非中華電信MOD是否涉及限制競爭行 為,並無必要詢問中華電信MOD調漲時,消費者是否轉換 至有線電視,故問卷設計並無錯誤。再有關原告辯稱調查 報告使用受法令限制之收視費用所得利潤進行估算一節, 查調查報告已明揭:「考量有線電視經營為國家管制行業 ,定價幅度受NCC規範所囿,如以利潤極大化情況推估容 或未能呈現市場真實現況。本調查進一步以有線電視經營 業者之實際利潤率數據估算,觀察上開經營者之產品與服 務是否構成相關市場」,顯見調查報告已將有線電視有管 制定價之情形納入考量,與被告指摘原告援引學者賴祥蔚 使用假定獨占者檢驗法卻未考量管制性定價之文章有所不 同。
2.原告以王博士意見引用調查報告計算得出之臨界損失分析 數據,辯稱應將中華電信MOD納入市場云云,即然僅係推 論,在通傳會已有有線電視、中華電信MOD實際戶數之情 況下,相關推論即已無意義;⑶另王博士意見書以日本 KDDI併購Jupiter Telecommunications案例分析,認為日 本被告對於有線電視與IPTV市場界定與競爭之觀點可提供 我國政策參考,惟因各國對於有線電視相關產業管制程度 、法令規定與消費者習性並不相同,於判斷相關市場時, 不同國家之市場供需不同,且不同個案市場上消費者對於 產品之替代性程度不同,不應直接以該案例套用於我國個 案之市場界定。調查報告中問卷調查資料亦具有統計學嚴 謹度,故原處分市場界定並無違誤,原告辯稱為無理由。(六)原告聲請調查證據部分,就被告105年11月28日委外辦理 之替代性意見調查報告全文,已於107年3月19日陳報。原 告聲請傳喚王怡惠博士所欲證明之待證事項為:「被告10 5年11月28日委外辦理之『有線電視與MOD等視聽媒體服務 平台替代性意見調查』之『相關市場』認定及分析方法有 錯誤,應無可採」,均屬調查報告中有關臨界損失經濟分 析方法之內容,原處分之理由任何一處均無引據或提及因 臨界損失經濟分析方法所得界定市場之結論,原告爭執之 待證事項與本件並無關聯,是本件事證已臻明確,且原告 聲請之待證事項與本件爭點及法律要件之間不具任何關聯 性及必要性,依法自無聲請傳喚王怡惠博士之必要,原告



調查證據之聲請,應予駁回。
(七)答辯聲明:
1.原告之訴駁回。
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四、兩造之爭點:
本件如事實概要欄所載之事實,有:原處分(本院卷1第30 至45頁)、大安文山網路器材設備設置同意書(本院卷1第4 6頁)、愛貴園、怡和大廈、信義星座與台大新象等社區間 「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本院卷1第47至109頁)、臺北市 大安區105年7月至106年3月有線電視訂戶數資料(本院卷1 第271至274頁)、通傳會102年5月17日通傳綜規字第10240 015360公告(本院卷1第280至281頁)、原告與案關公寓大 廈管委會簽訂之「有線電視收視合約書」(本院卷1第282至 342頁)、原告與凱旋門銀河座管委會簽訂之「有線電視收 視合約書」(本院卷1第343至354頁)、萬象公司於臺北市 大安區截至106年2月有線電視訂戶數(本院卷1第378頁)、 北都公司於臺北市大安區截至106年2月有線電視訂戶數(本 院卷1第379頁)、被告105年11月28日委外辦理之「有線電 視與MOD等視聽媒體服務平台替代性意見調查」(即乙證1完 整版、本院卷2第8至70頁)、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 四所「有線電視與MOD等視聽媒體服務平台替代性意見調查 」意見書(本院卷2第90至96頁)、原告106年度營業成本明 細暨106年度財務報告(本院卷2第334至336頁)、105年度 頻道代理商對各有線電視業者提出之基本頻道銷售辦法(本 院卷2第355至365頁)、原告105年年報有關營業成本明細節 錄(本院卷2第387至388頁)、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大安文山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節目版權成本成本習性」 分析(本院卷2第389頁)等在卷可稽,自堪認屬實。原告主 張主觀上並無阻礙新進業者進入市場競爭之意圖及目的,客 觀上系爭約定亦無法剝奪任何競爭者爭取交易相對人交易之 機會。原處分作成系爭合約書第6條第10項約定屬不正當阻 礙競爭者參與競爭之方法而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3款之 認定,顯屬有誤,應予撤銷云云。被告則以前揭情詞答辯。 依兩造之論述,本件應審酌之爭點即為:(一)獨家經營條 款,是否屬以不正當方法阻礙競爭者參與或從事競爭之行為 ,有限制競爭之虞,而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3款?(二 )獨家經營權條款是否拘束社區所有住戶轉換其他有線電視 交易對象之自由?(三)懲罰性違約金之約定,有無限制競 爭之虞?(四)被告是否不當高估原告之市場占有率?調查 報告所採臨界損失經濟分析方法,是否未考量有線電視高固



定成本之特性,導致臨界損失數值不當高估而造成市場界定 錯誤?以下分別敘明之。
五、本院之判斷:
(一)按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3款規定:「有下列各款行為之一 ,而有限制競爭之虞者,事業不得為之:……三、以低價 利誘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阻礙競爭者參與或從事競爭之行 為。」第40條第1項前段規定:「主管機關對於違反第9條 、第15條、第19條及第20條規定之事業,得限期令停止、 改正其行為或採取必要更正措施,並得處新臺幣10萬元以 上5千萬元以下罰鍰;……。」徵諸104年2月4日修正公平 交易法第20條規定立法理由:「本條所規範違法行為屬限 制競爭行為類型,爰刪除序文『或妨礙公平競爭』之文字 。……參考德國限制競爭防止法第20條禁止不公平阻礙競 爭之規範意旨,修正第3款,就具有相當市場地位之事業 從事不當低價競爭或其他阻礙競爭之行為,雖未構成掠奪 性訂價,但對市場造成限制競爭效果者,予以明文規定, 以維市場競爭秩序。」,由此可知,本條款規定強調的是 「市場不法」的觀察,並以有相當市場地位之事業為規範 對象,除其競爭手段本身必須不正當外,並須對其競爭結 果是否有減損市場自由競爭之虞為認定。關於事業之市場 地位如何、競爭手段是否不正當,及其效果是否已達限制 競爭,莫不涉及不確定法律概念之解釋於具體事件之涵攝 ,除須長期就市場競爭結構及各等涉案產業實際營運狀況 等資料加以調查、統計、分析外,且因限制競爭行為涉有 經濟利益重大,從事之業者莫不刻意隱瞞證據,蒐證有其 困難,非有長期為產業觀察、累積資訊之專業獨立機關不 能為之,此被告之所由設也。是被告為此等限制競爭禁止 之處分時,就形成處分之資料收集、研判及法律適用,因 其專業而享有判斷餘地,如就其判斷過程,盡相當之說明 義務,就其認定之事實為必要舉證,法院就其判斷採取低 密度審查標準。只要無超越不確定法律概念所容許之判斷 界限,或係基於錯誤之事實,或有與事件無關之考量,而 顯然違反平等原則及一般公認之價值判斷標準者,即予尊 重。
(二)次按公平交易法第5條規定:「本法所稱相關市場,指事 業就一定之商品或服務,從事競爭之區域或範圍。」公平 交易法施行細則第1條規定:「本細則依公平交易法(以 下簡稱本法)第49條規定訂定之。」第27條規定:「(第 1項)本法第20條第3款所稱低價利誘,指事業以低於成本 或顯不相當之價格,阻礙競爭者參與或從事競爭。(第2



項)低價利誘是否有限制競爭之虞,應綜合當事人之意圖 、目的、市場地位、所屬市場結構、商品或服務特性及實 施情況對市場競爭之影響等加以判斷。」準此,公平交易 法第20條第3款所稱「其他不正當方法」,並不以與例示 之「低價利誘」具有共同特徵者為限,凡具有相當市場地 位之事業「以不正當方法」從事有阻礙競爭者參與或從事 競爭,而造成市場上限制競爭之效果,即具有可非難性, 而該不正當方法是否有阻礙競爭之虞,係應綜合當事人之 意圖、目的、市場地位、所屬市場結構、商品或服務特性 及實施情況對市場競爭之影響等加以判斷。又「阻礙競爭 之虞」並不以實際已生限制競爭結果為限,而以客觀上有 限制競爭之危險可能性為已足。
(三)再按「公平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為使相關市場界 定標準更臻明確,以利案件審議與事業遵循,特訂定本處 理原則。」相關市場界定處理原則第1點定有明文。第2點 規定:「本處理原則用詞定義如下:㈠相關市場:指事業 就一定之商品或服務,從事競爭之區域或範圍。㈡需求替 代:指事業調整特定商品價格或服務報酬時,交易相對人 能夠轉換至其他商品或服務,以取代該特定商品或服務之 情形。㈢供給替代:指事業調整特定商品價格或服務報酬 時,競爭者或潛在競爭者能夠提供其他具替代性之商品或 服務,以取代該特定商品或服務之情形。㈣產品市場:指 在功能、特性、用途或價格條件上,具有高度需求或供給 替代性之商品或服務所構成之範圍。㈤地理市場:指事業 提供之特定商品或服務,交易相對人可以很容易地選擇或 轉換其他交易對象之區域範圍。」第3點規定:「(第1項 )需求替代為本會界定相關市場主要審酌之事項,本會並 得視商品或服務特性考量供給替代。(第2項)本會從產 品市場及地理市場二面向界定相關市場範圍;另得視具體 個案,衡量時間因素對於相關市場範圍之影響。」第4點 規定:「本會依前點就案關商品或服務之需求替代、供給 替代進行界定產品市場時,得考量下列因素:㈠產品價格 變化。㈡產品特性及其用途。㈢產品間曾經出現替代關係 之情形。㈣交易相對人在不同產品間之轉換成本大小。㈤ 產品價格調整時,交易相對人因價格變化而移轉購買之程 度。㈥交易相對人及競爭事業對於產品間替代關係之看法 。㈦相關法規或行政規則之規定。㈧其他與產品市場界定 相關之事證。」是以,相關市場界定處理原則乃被告為落 實公平交易法規範,及協助其屬人員就相關市場界定標準 更臻明確,以利案件審議與事業遵循,所為統一解釋法律



、認定事實之解釋性規定,核未逾越公平交易法規定之目 的及範圍,自得為被告所屬人員承辦相關案件時所援用。(四)原告自103年11月起與管委會於系爭合約簽訂系爭獨家經 營權條款,已構成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3款所稱「以不正 當方法阻礙競爭者參與或從事競爭之行為」:
⒈原告於「臺北市大安區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服務市場」之區 域,顯具有相當地位,其所從事服務事業之相關市場及市 場狀況如下:
⑴產品市場:原告及受本案原告行為影響之同業北都公司均 係依有線廣播電視法向通傳會申請取得經營許可之有線廣 播電視系統經營者,主要業務為以設置有線廣播電視系統 ,播送影像、聲音或數據,供公眾收視、聽或接取之服務 。雖目前國內可提供「傳播影像、聲音供公眾直接視、聽 」之服務者,並非僅有線廣播電視,而原處分係綜合審酌 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服務與網路視聽平臺服務、多媒體內容 傳輸平臺服務、無線廣播電視服務及直播衛星廣播電視服 務間,渠等所各別提供之頻道數量、頻道內容、法令管制 、收視戶替代關係等因素,現階段尚缺乏顯著之替代性, 而認本案應以「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服務」為產品市場,難 謂無憑。
⑵地理市場:查原告向通傳會申請之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 區「臺北市大安區」,涵蓋範圍包括臺北市大安區及文山 區,而北都公司係於臺北市大安區、中正區、松山區、中 山區及信義區開播,此為兩造所不爭執。則由於前開事業 重疊之經營範圍為臺北市大安區,而該區之有線電視收視 戶等交易相對人亦僅能選擇訂閱收視其所在區域有線廣播 電視系統事業所提供之服務,故原處分認應以「臺北市大 安區」構成本案地理市場,係屬有據。
⑶市場占有率:依前述市場範圍之界定,於本案所涉相關市 場即「臺北市大安區」之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服務市場中, 原告之競爭者僅有萬象公司,至北都公司則於104年11月 開播。被告依案關業者提供經營區內各行政區訂戶數資料 之計算,截至106年3月,原告、萬象公司及北都公司於臺 北市大安區市場占有率分別約為51.11%、40.73%及8.16 %,此有臺北市大安區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即原告、萬象 公司及北都公司)之訂用戶數統計表、105年7月至106年3 月訂戶數及市場占有率彙整表等件在卷可稽(本院卷1第2 71至274頁之乙證7,原處分甲卷第413-414頁、乙卷第170 8-1711頁)。據上所述,被告認定原告於「臺北市大安區 有線廣播電視系統服務市場」顯然具有相當市場地位,自



屬有據。
⒉被告於界定本案市場時,已將相關因素均併予考量納入: ⑴依公平交易法第5條規定,該法所稱「市場」,非單純指 具有相同特徵產品或服務之集合,而係指事業就其所提供 之產品或服務對彼此之競爭產生限制所構成之範圍。又在 市場界定時,通常是審視商品或服務之需求或供給替代性 ,綜合考量所涉案件行為時之市場供需狀況,就整體供給 及需求替代程度界定相關市場,而非單就消費者之需求行 為或相關事業之供給行為判斷,或僅以單一研究報告所述 內容進行分析。
⑵本案就產品之功能、特性、用途等條件上,由消費者需求 面判斷,尚難認有線電視與中華電信MOD、網路視聽平台 服務間具有替代性。經查:依被告105年11月28日委外辦 理之「有線電視與MOD等視聽媒體服務平台替代性意見調 查」報告(本院卷1第231至237頁之乙證1,原處分甲卷第 435-441頁)內容顯示可知,有關有線電視收視習慣,民 眾以有線電視為主要收視管道占70.7%、無線數位電視12 .7%、中華電信MOD占10.9%、免費網路視聽平台占5.0% 及付費網路視聽平台占0.7%,而主要使用有線電視收看 電視節目者,重視頻道節目內容選擇多元性、頻道節目符

1/2頁 下一頁


參考資料
大安文山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公司情報網
北都數位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公司情報網
萬象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公司情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