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欺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刑事),易字,108年度,71號
ILDM,108,易,71,20190320,1

1/1頁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08年度易字第71號
公 訴 人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韋穎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7年度偵字第6570
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合議
庭裁定依簡式審判程序審理,並判決如下:
主 文
乙○○共同犯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並應以如附表即和解筆錄所示之金額及方式向被害人支付損害賠償。
事 實
一、乙○○因有資金需求,循網路所刊載之「買機車換現金」廣 告而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男子(無證據證明尚未成 年)聯繫後,即與該名男子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 於詐欺取財之犯意聯絡,於民國106年11月9日,由乙○○前 往址設宜蘭縣○○市○○路0段000號「良達機車行」,佯稱 欲以分期付款方式購買定價新臺幣(下同)72,000元之車牌 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1台,因「良達機車行」為址 設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6樓之「仲信資融股份有限 公司」(下稱仲信資融公司)之特約廠商,乙○○遂填具分 期付款申請表佯向仲信資融公司辦理貸款,約定由仲信資融 公司將乙○○所申請之貸款金額直接支付予「良達機車行」 以清償上開機車價金,而乙○○則應自106年12月15日起, 月給付2,000元,共分36期至清償完畢,期間上開機車由乙 ○○占有使用,於清償全部貸款前,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 ,妥善使用保管該機車,不得擅自處分標的物,乙○○明知 其無意清償貸款全額且無遵守上開約定之意,仍於相關契約 文件上簽名,仲信資融公司經書面審核乙○○所填載之分期 付款申請表後,誤信乙○○確有清償貸款全額之意願及能力 而同意乙○○所提出分期付款之申請,並代乙○○支付上開 機車價金72,000元予「良達機車行」。嗣乙○○於收受上開 機車後,即將該車交予上開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男子,而 後乙○○除於107年1月12日及同年2月13日分別給付仲信資 融公司2期款項後,即未再支付任何分期款項(餘款共計68, 000元),經仲信資融公司催收款項未果並調閱車籍資料發 覺該車已於107年4月2日過戶他人後,發覺有異,始循線查 悉上情。
二、案經仲信資融公司委由甲○○告訴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檢察



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按簡式審判程序之證據調查,不受第159條第1項之限制,刑 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定有明文。是依上開規定,於行簡式審 判程序之案件,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除有其他不 得作為證據之法定事由外,應認具有證據能力。查本件如下 引用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因本案採行簡式審判程 序,復無其他不得做為證據之法定事由,揆諸前揭說明,應 認均具有證據能力,合先敘明。
二、訊據被告乙○○對於上開事實均坦承不諱,核與證人即告訴 代理人甲○○、證人即「良達機車行」負責人黃俊憲於偵查 中之證述相符,並有仲信資融公司廠商資料表、應收帳款讓 與承諾書、分期付款申請書、約定書、被告國民身分證及行 車執照影本、仲信資融公司催告函、繳款明細表、上開機車 車籍查詢資料各1份在卷可憑(見他字卷第4-7、9-25頁), 可佐被告前開出於任意性之自白核與事實相符,得作為認定 事實之依據。綜上所述,本案事證已臻明確,被告犯行堪以 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一)被告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男子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 所有,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聯絡,對告訴人行使詐術而取得 貸款之財物,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 財罪。被告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男子就上開犯行具 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應依刑法第28條之規定,論以共同 正犯。爰審酌被告正值壯年力盛,不思以正途賺取所需,竟 以上開施用詐術之方式詐取他人財物,法治觀念薄弱,未知 尊重他人財產法益,且破壞社會正常交易秩序,所為應予非 難,惟念被告前無任何犯罪科刑紀錄,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 告前案紀錄表1紙在卷可參,素行尚可,且其犯後尚知坦承 犯行,並先後於偵查及本院審理中與告訴人達成和解,已賠 償告訴人5萬元,並承諾另分期賠償告訴人2萬元,此有告訴 人所陳刑事陳報狀及本院和解筆錄各1紙在卷可參(見他字 卷第48頁、本院卷第25頁),犯後態度尚屬良好,另考量被 告於本院審理中自陳目前以工為業、家中尚有母親及姐姐, 及其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二)被告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紙在卷可按,本院衡酌被告年紀 尚輕,本次因一時思慮不周致罹刑典,於犯後業已坦承犯行 並與告訴人達成和解,除已賠償告訴人5萬元外,並承諾另



分期賠償告訴人2萬元之損失,犯後尚見悔意,信被告經此 偵審程序,當知警惕而無再犯之虞,本院認所宣告之刑,以 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併予宣告緩刑2年,以勵自新。又為使 被告深切記取教訓,於緩刑期內能深知警惕,爰依刑法第74 條第2項第3款之規定,命被告應依如附表即被告與告訴人於 本院審理中所作成之和解筆錄所示之方式,支付告訴人如附 表所示之損害賠償,上開條件內容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 且被告如未能履行上述負擔,且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 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依刑法第75條 之1第1項第4款規定,得撤銷其緩刑宣告,附此敘明。四、沒收: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宣告前二條之沒 收或追徵,有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犯罪所得價 值低微,或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者,得不宣告或 酌減之。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8條之2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經查,被告詐得之分期付款款項72,000元固屬其於 本案犯詐欺取財犯罪所得之物,然被告前於107年1月12日及 同年2月13日曾分別償還2,000元,共給付4,000元之款項, 業如前述,另於偵查中業已賠償告訴人5萬元,及於本院審 理中與告訴人達成和解,承諾分期賠償告訴人2萬元,此有 告訴人所陳刑事陳報狀及本院和解筆錄各1紙在卷可參(見 他字卷第48頁、本院卷第25頁),業如前述,可認被告此部 分之犯罪所得實際上已遭剝奪,告訴人之求償權亦獲得滿足 ,本院認若再就被告此部分犯罪所得予以宣告沒收或追徵, 不免有過苛之虞,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之規定,不予宣 告沒收或追徵,併此敘明。至被告雖自陳本案係因伊依循網 路上「辦機車換現金」之廣告而起,然亦自陳最後並沒有拿 到報酬等語(見本院卷第21頁背面),該部分之犯罪所得未 經公訴人舉證證明,卷內查無相關資料可資佐證,難認被告 除詐得上開貸款金額外另有任何報酬所得,自亦無由宣告沒 收之,亦併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28條、第339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前段、第74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3款,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劉憲英提起公訴,檢察官張立中到庭執行職務。中 華 民 國 108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庭法 官 呂俐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若未敘述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書記官 陳蒼仁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3 月 21 日
附表:
┌───────────────────────────┐
│賠償金額及給付方式 │
├───────────────────────────┤
│乙○○應給付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新臺幣貳萬元。 │
│給付方法:於民國一0八年三月二十日給付新臺幣壹萬元;於│
│一0八年四月二十日給付新臺幣壹萬元,如一期未履行,視為│
│全部到期。 │
└───────────────────────────┘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50 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1/1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