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登記為董事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上字,111年度,1635號
TPHV,111,上,1635,20231219,1

1/1頁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上字第1635號
上 訴 人 劉文華
訴訟代理人 蔡家瑋律師
被 上 訴人 高淑娜

訴訟代理人 黃世瑋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登記為董事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1
年10月21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訴字第845號第一審判決提
起上訴,並為訴之變更,本院於112年11月21日言詞辯論終結,
判決如下:
主 文
變更之訴駁回。
變更之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 款定有明文。又第二審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 得為之。但第255條第1項第2款至第6款情形,不在此限,亦 為同法第446條第1項所明定。查本件上訴人於原審係依兩造 於民國108年1月31日簽立之合夥契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第 4條第1項及第2項、第3條第2項、第5條第2項約定請求被上 訴人應偕同上訴人向屋頂上餐廳有限公司(下稱屋頂上公司 )辦理股東董事登記,並登記上訴人之出資額為新臺幣( 下同)500萬元,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提起上 訴,並變更其請求權基礎為兩造於107年9月8日達成之口頭 合意(見本院卷第60頁),被上訴人雖不同意(見本院卷第 60頁),惟經核上訴人所為變更,與原起訴請求均係本於屋 頂上公司經營權所生爭議之同一基礎事實,證據資料共通, 亦無礙訴訟之終結,依訴訟經濟原則,宜利用同一訴訟程序 審理,俾一次解決紛爭,揆諸上開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 許。
貳、實體方面
一、上訴人主張:伊於98年間向訴外人蔡忠義頂讓屋頂上餐廳經 營權後,出資100萬元設立屋頂上公司,並擔任負責人。103 年間,因違建問題,伊將屋頂上公司之負責人變更登記為被 上訴人,惟仍由伊擔任實際負責人,對外負責營運公關、 合作廠商洽談、業務拓展,被上訴人則負責財務管理。屋頂 上公司於104年間增資至1,000萬元,嗣因被上訴人欲對屋頂



上公司有實際經營權,兩造協商後於107年9月8日口頭達成 股權平分合意(下稱系爭合意),惟為配合被上訴人書面形 式之要求,兩造於108年1月31日簽立系爭契約,約明就屋頂 上公司之出資額1,000萬元由兩造均分並轉換認繳出資,兩 造均為董事,另由被上訴人擔任負責人,然被上訴人遲未依 約向主管機關變更登記,並配合修正章程,影響伊權利甚鉅 。爰依系爭合意,請求被上訴人履行等語,變更聲明為:被 上訴人應偕同辦理登記伊為屋頂上公司之股東董事,並登 記伊之出資額為500萬元。
二、被上訴人則以:屋頂上餐廳係伊向蔡忠義買入東山餐廳後經 營,歷年來均由伊與地主簽立承租,且為實際負責人;屋頂 上公司設立登記時之出資100萬元及增資900萬元,均由伊一 人出資,上訴人並未舉證其有就屋頂上公司出資500萬元。 兩造就屋頂上公司並無平分股權之合意,且自兩造協商過程 及系爭契約之約定內容,可知兩造係約明各自出資500萬元 以合夥經營餐廳,與股權平分無涉,是上訴人請求,並無可 採等語,資為抗辯。答辯聲明:變更之訴駁回。三、經查,屋頂上公司係於98年9月7日設立登記,並登記上訴人 為代表人,嗣於103年6月9日變更登記代表人為被上訴人, 並於104年4月16日完成增資、修正章程之變更登記,資本總 額增加為1,000萬元;另兩造於108年1月31日簽立系爭契約 等情,有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務及系爭契約可參 (見原審卷一第175頁、原法院110年度北司調字第1331號卷 〈下稱司調卷〉第11至16頁),並經原審調閱臺北市商業處屋 頂上公司登記案卷核閱無訛(影本附卷),為兩造所不爭執 ,自堪信為真。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請求履行債務之訴, 除被告自認原告所主張債權發生原因之事實外,應先由原告 就其主張此項事實證明為真實,始能謂其請求權存在,若原 告不能先為舉證,以證明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即令被告 就其抗辯事實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 原告之請求,此為舉證責任分配之原則。本件上訴人主張兩 造於107年9月8日達成系爭合意,因被上訴人拒不履行,而 依系爭合意請求辦理屋頂上公司之變更登記等情,為被上訴 人所否認,依上開說明,應由上訴人就所主張之事實盡其舉 證責任。
㈡經查,上訴人主張兩造於107年9月8日達成系爭合意云云,無 非以其與證人李彥賢間107年9月11日LINE對話紀錄(見原審



卷一第269頁)為其主要論據;然證人李彥賢於本院審理中到 庭證稱:伊係擔任屋頂上餐廳店長,上訴人在107年間要伊 去詢問被上訴人是否同意將錢分一半並簽立協議書,伊當下 也不清楚究竟係分什麼錢及簽何內容之協議書,被上訴人一 開始不同意,後來才同意,伊就向上訴人回報被上訴人已同 意,但後續兩造就協議書內容來回討論好幾次,最後雙方都 確認後才正式簽立系爭契約,當時被上訴人有要求上訴人找 律師見證,因找不到人,才由伊介紹陳志隆律師作見證人等 語(見本院卷第194至200頁);復參上訴人陳報之電子郵件 內容(見本院卷第143至175頁),可見上訴人雖曾委由證人 李彥賢傳遞訊息,然兩造就協議內容仍持續磋商,則在兩造 達成共識即對協議內容均無異議並簽立書面契約前,難認兩 造已達成意思表示合致。從而,上訴人以雙方先前提議或磋 商即遽認已達成系爭合意云云,並無可採。況遍觀系爭契約 全文(見司調卷第11至16頁),均係有關兩造共同出資以經 營屋頂上公司並成立合夥關係(第1條、第2條),及內部關 係及外部關係,諸如出資約定(第4條)、合夥事務之執行 、監察、損益分配及對外責任(第5條)等內容,而無任何 關於系爭合意之約定。按訂約事涉契約雙方當事人之權益, 兩造既已經過多次磋商,倘已確有就系爭合意之內容達成共 識,何以未見此等約定形諸於系爭契約?上訴人捨系爭契約 約定於不顧,其主張兩造於簽立系爭契約前已另達成系爭合 意云云,顯與常情有違,亦無足採。上訴人聲請證人即系爭 契約見證人陳志隆到庭作證,然據其證稱:伊並無看過兩造 簽立系爭契約前之往來草稿,伊第一次看到的內容即為系爭 契約,當時係簽約前幾天由李彥賢提供,伊在簽約當天係擔 任見證人確認兩造簽章之真正,系爭契約伊並無參與撰擬跟 審閱,也不會去詢問內容等語(見本院卷第106至109頁), 顯見證人陳志隆並不清楚兩造間究竟有無存在系爭合意,不 足為有利於上訴人之證明。
㈢此外,上訴人並未提出其他證據以證明其主張兩造間存有系 爭合意之事實達通常一般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信其為真 實之程度,亦即須能證明發生之可能大於不發生之可能,使 法院可得到較強蓋然性之心證,則無論被上訴人所辯是否可 信,均不能因此轉換上訴人應負之舉證責任,而不能為對其 有利之認定,從而,本件上訴人既無法證明兩造間存有系爭 合意,其據此請求被上訴人偕同辦理屋頂上公司之變更登記 ,自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綜上所述,上訴人所舉之證據尚不足以證明兩造間存有系爭 合意,其依系爭合意,請求被上訴人偕同辦理登記其為屋頂



上公司之股東董事,並登記其出資額為500萬元,為無理 由,本件變更之訴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變更之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十庭
審判長法 官 鄭威莉
              法 官 馬傲霜
              法 官 張永輝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 條之1第1項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鄭淑昀

1/1頁


參考資料
屋頂上餐廳有限公司 , 台灣公司情報網